著力鞏固資本市場回穩向好勢頭 持續增強市場吸引力
來源:上海證券報 作者:湯立斌
今年以來,面對復雜嚴峻的風險考驗,各方共同行動,從政策對沖、資金對沖、預期對沖等方面協同打出一攬子穩市“組合拳”,助力資本市場抵御超預期的外部沖擊,市場韌性不斷增強、預期持續改善,回穩向好的態勢不斷鞏固。
7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“增強國內資本市場的吸引力和包容性,鞏固資本市場回穩向好勢頭”。在業內人士看來,隨著資本市場“穩”的力量不斷集聚,資本市場回穩向好勢頭將進一步鞏固,并釋放更多市場活力,增強市場的吸引力。
資本市場“穩”的基礎更加牢固
今年以來,A股總市值穩步攀升,6月底站上100萬億元新臺階;8月初,兩融余額時隔十年重返2萬億元;8月13日,滬深北三市全天成交額時隔近半年再超2萬億元;8月14日,滬指盤中站上3700點,為2021年12月以來的首次。
“今年以來,資本市場的內生質量與配置效率均出現明顯改善。”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認為,一系列政策信號彰顯出頂層對資本市場戰略地位的重新審視與提升。“穩股市”已不僅是防范系統性風險的底線要求,更成為提振信心、穩定預期的關鍵抓手。
他進一步表示,隨著我國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持續加強,中長期資金穩步入市,公募基金改革扎實推進……一系列“穩市”力量不斷集聚,資本市場回穩向好勢頭將進一步鞏固。
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蘆哲認為,隨著新“國九條”和資本市場“1+N”政策體系持續落地見效,更加注重提高市場內在穩定性、提升上市公司吸引力、增強投資者回報的市場生態正加快形成,資本市場“穩”的基礎更加牢固。
但仍要看到,未來一段時間,資本市場內外部環境仍然錯綜復雜,困難挑戰不少。中國證監會此前召開的2025年年中工作會議強調,全力鞏固市場回穩向好態勢。會議部署,將進一步健全穩市機制,增強市場監測監管和風險應對的有效性、前瞻性,加強預期引導。
增強A股市場配置價值和吸引力
去年以來,一系列加快推進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的舉措落地,推動了一批標志性改革取得突破。
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日前發布的2025年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榜單顯示,2024年度滬深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額為2.4萬億元,較2023年度增加9%。其中,9家上市公司現金分紅金額超過500億元,33家公司分紅超過100億元,61家公司分紅超過50億元。
同時,中長期資金入市節奏穩健。數據顯示,今年以來,社保、保險、年金等中長期資金累計凈買入A股超過2000億元。
在市場人士看來,上市公司分紅勁頭持續增強,反映其分紅內驅力正不斷提升,能為投資者創造可預期的現金流回報;打通社保、保險、理財等資金入市的堵點痛點,推動形成中長期資金流入與股市穩中有漲的良性循環,也有利于增強A股市場的配置價值和吸引力。
據悉,下一步,監管部門將更大力度培育壯大長期資本、耐心資本,加快構建支持“長錢長投”的政策體系,扎實推進中長期資金入市和公募基金改革;以深化科創板、創業板改革為抓手,以發展多元股權融資為重點,健全覆蓋各類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需求的股債期產品和服務體系,更好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;不斷完善上市公司全鏈條的監管制度安排,抓好并購重組改革落地,加大上市公司分紅、回購激勵約束,強化資本市場財務造假綜合懲防,推動上市公司在高質量發展中更好回報投資者。
穩步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
外資和外資機構是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力量。提升各類外資參與中國資本市場的便利度,讓全球投資者更加順暢、更加充分地分享中國創新發展機遇,也是增強中國資本市場吸引力的關鍵一環。
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外資凈增持中國境內股票和基金101億美元,特別是5月和6月,凈增持規模增加至188億美元,透露出全球資本配置人民幣資產的意愿在增強。
一段時間以來,外資機構不斷上調對中國資本市場的預期。高盛日前發布的研報顯示,該機構維持了對中國股市在亞太區域內“超配”的立場,將MSCI中國指數的12個月目標點位從85點上調至90點;瑞銀資產管理亞洲固定收益組合主管桂林8月12日在媒體交流會上表示,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,正持續吸引外資關注,未來潛力巨大。
外資人士還表示,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潛力的原因來自多個方面,比如市場估值具備吸引力且有上行潛力、經濟基本面持續改善、經濟模式更具韌性、反周期的消費韌性以及趨于穩定的房地產市場等。
據悉,下一步,證監會將穩步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,構建更加開放包容的資本市場生態。具體舉措包括:系統研究完善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總體布局、實施路徑,穩妥有序抓好自主開放重點舉措落實落地,推動在岸與離岸市場協同發展,持續拓展資本市場跨境合作新空間。
原文鏈接:https://www.cnstock.com/commonDetail/487093